2022年11月,黄山店村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休闲旅游)。
2019年12月,黄山店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19年12月,黄山店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黄山店村榜上有名。
2018年11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黄山店村2018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2016年12月,黄山店村入选为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
2015年10月,农业部推介黄山店村为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黄山店村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 村庄名称 黄山店村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565
- 常住人口 1600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  
- 目录
-
- 1概况
- 2产业
- 3人才
- 4文化
- 5生态
- 6组织
- 7音视频图
- 8特色亮点

村百科简介数据
- 村庄名称 黄山店村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565
- 常住人口 1600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  
展开

深山小村靠旅游业获得新生
黄山店村打造休闲品牌。黄山店村以种植适宜本地区生长的五谷杂粮和蔬菜为主,农产品供给坡峰岭景区餐饮部,其特色美食杂面压饸饹和大馅包子深受游客喜爱;形成了“红色背篓”农家饭品牌。同时,该村大力建设观光采摘园,累计种植桃树、梨树,柿子、樱桃等果树共80余亩,供市民休闲采摘。
黄山店村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经过十年的努力,如今,以坡峰岭景区为龙头,辐射奇石山、玉虚宫、红螺三险的幽岚山旅游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黄山店村先后荣获“北京市休闲农业星级园区”、“北京旅游观光优秀观光点”、“房山区最美乡村”荣誉称号。坡峰岭景区已通过国家2A级景区评审,并成功举办了三届“周口店幽岚山(坡峰岭)”红叶节。
大力发展休闲景观。经过几年的建设,黄山店村已成功打造了“迎风花谷”景观农业项目。在幽岚山沟域种植油菜花、向日葵、玫瑰等景观作物1000余亩。一年四季,季季有景观,处处有风景。到黄山店村,春可踏青赏景、夏可休闲避暑、秋可采摘观叶、冬可踏雪观山。

打造“最美乡村”,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张进刚,北京房山人,1961年5月出生,2001年入党,现任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村民清理河道、疏浚河流,将黄山店村改建成了集养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产业新村。2020年11月,荣获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今年61岁的张进刚,已经习惯早上五点就醒的生活,这是他参加工作20余年来,养成的生物钟。张进刚是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他为把这个山沟纵横的落后村打造成“最美乡村”,几乎没有过休息日。
在黄山店村转型升级的日子里,张进刚每天都要进施工工地落实工作内容,在村两委委员的眼中,“为群众干实事”的信念已经刻进了他的骨血。
贫困村迎来新班子
黄山店村位于房山中部,地形为一道狭长的山口,耕地面积少,在二十多年前,还是个村人均收入不到千元的小山村。张进刚是黄山店村人,从小在村里长大,在他的回忆里,儿时的山村,总是带着山谷风的凛冽和苦涩。他回忆:“小的时候,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是荒山,太穷了,太困难了。”
从无到有的“蜕变”
“如今的村子是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过来的。”张进刚介绍,“农业为本,工业兴村”的热潮让黄山店村不再靠山吃山,他们利用周边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引进社会资本建起石灰石开采场,赚到了村子发展的第一桶金。
一年后,张进刚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坡峰岭景区刚刚开放,一天里几乎要接待游客将近八千人次,张进刚回忆起来,脸上带着骄傲,他说:“游客很多,连村里的路上都是人。”转型生态旅游的第一步,张进刚走得很顺利,这让他决心把这件事干下去。
每件事情都认真干好
“讲发展前景,也得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我能做到的,就是每件事情都认真干好。”张进刚完成村子生态转型的第一步后,陆续带领村党支部发掘村里和周边山岳景观的资源优势,组织村民修路筑坡、修坝蓄水,打造怪石林、童话森林等休闲旅游区。
2015年,黄山店村在盘活闲置农宅发展休闲旅游等政策的鼓励下,吸引社会资本与人才,利用搬迁腾退出来的闲置农宅,陆续建成五十多个精品民宿院落,黄山店村渐渐被打造成了一座集养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产业新村。
自信果敢的精神传承人
“村里的工地,就没有张书记没去过的。”杨金红,是黄山店村的村两委委员,她与张进刚共事了十余年,在她的印象里,张进刚始终没离开过工作岗位。
“他是一个极其负责的人。”杨金红想起一个寻常的上午,张进刚正在会上布置工作任务,那段日子正是黄山店村修缮民宅,打造精品民宿的时期,京郊休闲旅游正在蓬勃发展,早有旅游基础的黄山店村必须赶上这趟快车。
“他和没事人一样,安排人手和工作任务,直到他做完手术的几天后,我们才知道,他是上午开完会,下午就进了医院做的大手术。”杨金红回忆。
登上坡峰岭,抬头可触天,手可摘星辰,俯瞰龙骨山北京人遗址,仿佛在与远古对话。在张进刚和村民的努力和见证下,黄山店村从原本的小山村,蜕变成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绿水青山化身金山银山的畅想得以实现。
张进刚带着村民们的信任和期望,将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他最初回到家乡,是因为心中的那份放不下的乡愁,而现在,则是想替出走远方的人保留乡愁。他说:“做最美乡村,是建设黄山店村的目标,让人记得住乡愁,则是未来乡村发展的方向。”

“童话森林”黄山店村,不可不去的村庄
高山徒步、童话森林、闻香识酒、曲水流觞……近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向市民推出“北京——不可不去的村庄”榜单,首批15个村庄,房山的“童话森林”黄山店村名列其中。
幽岚山·童话森林
幽岚山·童话森林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景区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依山傍水,前临夹括河,背靠幽岚山山脉,在建造过程中因地制宜,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这里依山而造的6层户外游乐园,从林荫下嬉戏的浅水区到超大蹦蹦云,再到鼹鼠洞、滑梯、丛林穿越、萌宠乐园...整个童话森林
曲径流水、笑声不断
游走在黄山店村,仿佛经历一次开启宝藏盲盒的旅程,这里不仅有童话森林,还有隐身于青山绿水,千亩红叶的海洋里的一座藏在山谷中的晚清小院。
姥姥家
姥姥家,一座隐于房山幽岚山下的晚清老宅屹立于此,山体为墙,灰瓦木窗,多重式庭院里带着200年的悠悠历史,五代人的欢乐回忆。
走进套院里,一下令人豁然开朗,最前方是两个秋千,而秋千前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沙堆,正对着秋千的是两间独立客房,这排房用磨砂玻璃隔开了室内和院子,整个房间嵌入后山的树林之中,别有意境。
金秋时节,大美房山已经进入了最美的季节,除了“童话森林”黄山店,还有许多美景等您来欣赏、体验、发掘。

废工弃矿,反哺生态,发展绿色经济
2008年开始,黄山店响应国家政策,逐渐关掉了煤矿以及小、散、污企业,彻底退出二产。
转型的压力,没有让黄山店一蹶不振,村干部组织村民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并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打起了撂荒多年的坡峰岭的“主意”。从2009年至2013年,黄山店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坡峰岭景区的建设,抚育黄栌等彩叶树2000亩,建设6公里左右的环形登山步道,把村子装垃圾的泄洪渠也打造成了景观河。
除了景观建设,村民也开始售卖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及小吃,吸引了游客,提高了收益。坡峰岭从当初的无人为津变成了如今的远近闻名,成为享誉华北的黄栌树红叶观光区,迎来了新的生机。

房山区: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通过“工业反哺生态 绿色经济强村”的转型策略,匠心打造了坡峰岭景区和精品民宿产业,使集体经济走上了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把黄山店村从原来的贫困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到了实处,他为群众做好贴心服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
一大早,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和村干部来到距离坡峰岭景区不远的快活林。正值旅游旺季,张进刚在景区现场进行指导和规划检查工程的质量。
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整齐的楼房,秀丽的风景和特色的民俗文化,但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有名的贫困村。2001年,刚刚走马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进刚决定改变这个状况。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张进刚意识到支撑黄山店村未来的不应是水泥、石灰,
他首先想到了转型,带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过多方面求教、思考,张进刚提出利用黄山店村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匠心打造了坡峰岭景区和精品民宿产业,使集体经济走上了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村里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都被这位魁梧的村书记看在眼里,村里的每家每户、每时每刻都被这位憨厚的村书记记在心里。正是有这样一位扑下身子带头干的书记全心全意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情怀和担当,才有了黄山店村一派繁荣景象。

共三张
目录

房山店村被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有四大亮点
2019年7月28日,黄山店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有四大亮点特色
坡峰岭
黄山店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充分发挥当地山岳景观资源优势,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黄山店村以本地盛产的黄栌树和宝金山“红螺三险”遗迹为生态资源本底,分阶段、分项目实施了坡峰岭景区建设工程,迈出了产业转型的第一步。当时的坡峰岭作为一处撂荒多年的“野山”,连登山步道都没有,黄山店人钻进密林之中房山红色旅游,拿刀砍断手臂粗的荆条,一点点劈出了一条路。时至今日,占地总面积约2000亩、上下山环形步道6千米的坡峰岭红叶观光区,迅速成为享誉华北的秋季赏红旅游景区,游客们沉醉于美景之中,流连忘返。每年金秋时节举办的红叶观赏节也是吸引了一大波游客。
盘活老宅做民宿
随着坡峰岭景区不断发展,560多户村民从山涧险片迁下山,老宅盘活做起了民宿。于是乎,隐匿于幽岚山一带,就形成了一片精美古朴的民宿聚落群,有百年老宅姥姥家、小资情调的黄栌花开、田园风的桃叶谷、依山而建的云上石屋等30套风格迥异的网红民宿。
背篓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20世纪60年代曾有一部影片《红色背篓》,讲述一位供销社负责人带领职工常年背篓上山送货的感人故事,片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北京市劳模、黄山店分销店负责人王砚香。如今,在黄山店将成立红色背篓志愿服务队、劳模精神宣讲团,设计开发“红色背篓”精神文化衍生品等五大主题活动。同时结合黄山店村“红色背篓”精神发源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房山红色旅游,建设红色背篓纪念馆、红色背篓放映厅、坡峰岭景区“红色背篓”餐饮部示范点、黄山店新村“背篓文化画廊”等红色文化教育示范点。
村民变身管家致富
随着坡峰岭景区的发展以及周边配套民宿的跟进,村民们,也都端起了绿色饭碗。男人们,有的在景区做安保、做环卫,有的学了餐饮手艺。女人们,培训上岗,当了民宿管家。2017年,黄山店村就实现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为村集体创收2000多万元的成绩。黄山店乡村旅游的发展,解决了村民就业,村庄、村民的面貌都上了新台阶。
总结黄山店村的乡村旅游之路,是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典型案例,正是因为村级干部认识到依靠采挖石灰石的落后产业不足以支撑黄山店的长久发展,才有对坡峰岭环境的整治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村民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将老宅改造为民宿的一系列举措,因此,想要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先保护生态,提升人居环境,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具备乡村旅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