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罗阁庄村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梨)。
- 村庄名称 罗阁庄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3491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480
- 常住人口 1360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  
- 目录
-
- 1概况
- 2产业
- 3人才
- 4文化
- 5生态
- 6组织
- 7音视频图
- 8特色亮点

- 村庄名称 罗阁庄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3491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480
- 常住人口 1360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  
展开

梨果产业托起乡村振兴

罗阁庄村借助2021年天津市农民丰收节,大力宣传高品质梨果;提起“罗阁庄梨古法种植和窖藏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引育皇冠、玉露香等10余种优质梨果品种,注册“良王普丰”商标基础上继续引进优质梨果“佛见喜”800余棵,推进“高接换优“工作。
2021年是天津市乡村振兴工作元年,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派出骨干力量到村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村“两委”联合天津市果树产业服务站筹划开展全村果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陆续开展梨树全生育期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提高果品销售竞争力新办村办企业“罗兴”,联农带农带动中小果农提高种植技术、拓展销售渠道,开发梨产品深加工,助力果农共同富裕。目前该村正与相关 单位合作开展今年梨果线上线下销售准备工作,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集体经济, 逐步完善实现共同富裕体系罗阁庄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18元,所在乡镇良王庄乡人均可支配收入27000元。该村主导产业——梨果产业从业农户320余户、全村每户增收1.82万元。

小梨果开启网红梦

如何让村里的梨果走的更远?王红蕊给出了答案。从前年开始,她初试“互联网+”销售模式,以自家的200多亩梨树为依托,创立了“罗阁庄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采购店”,打出了罗阁庄梨果的招牌,专项销售。在经历了无人问津的焦急等待之后,慢慢地点击量不断增加,去年就通过网络卖出去了几千公斤。这让王红蕊发现了商机,也进一步坚定了她做线上销售的决心。为了拥有更多的粉丝量,她努力学习拍摄视频、图片、直播带货等技能,成效非常明显,受关注度由刚开始的寥寥数人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人。
今年,她进一步迎合消费者口味,主打高端产品,吸引粉丝,加大客流量。现在线上主供秋月梨、玉露香等大众熟知的高端产品,打开销路,再逐步供应更多档次产品,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梨果还没有成熟时,就有不少回头客询问。王红蕊说:“社区配送这方面除了静海区当地的,最主要的是中北镇、海光寺、白堤路和梅江附近,配送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线上配送的优势是在于能够让客户最直观的看到产品,让客户吃到‘树上熟’这种原汁原味的梨。”
初尝网络销售甜头的王红蕊并没有满足,从去年开始,她着手思考怎样把网络销售做大,作出名堂。在她看来,单打独斗不如攥起拳头闯市场。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决定要把更多的果农调动起来,集合各家各户的力量,以规模占领市场。村里有400多户人家种植梨树,梨树多,产量高,货源有保障,销售渠道越多越好。她把自己的网络销售经验分享给大家,在她的带领下,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网上销售队伍,为梨树产业注入了新的力量。今年,网络视频加购物链接等线上销售模式在罗阁庄村火了起来。

罗阁庄村:魅力乡村文化墙,描绘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良王庄乡罗阁庄村结合该村梨果产业实际,积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将乡村文化墙与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了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墙,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廉洁文化,成了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罗阁村生活环境大变样

“双组织”吹来文明新风
去年以来,罗阁庄村成立了两个“组织”,分别是“红白理事会”和党团志愿小分队。这两个“组织”在塑造文明和谐村风的过程中发挥了大作用。“在‘红白理事会’的操持下,大操大办的现象没有了,村民们办丧事的平均花销从原来的5万元以上降到了2万元左右,节省了不少开支。“红白理事会”成立之初,村“两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精心制定理事会章程和相关操作细则,并将红白事简办倡议书在“三务”公开栏长期公示,希望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做”的目的。
罗阁庄村村“两委”党员干部牵头成立的党团志愿小分队。在村里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残疾人家里,村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个小分队的队员帮忙打扫、分担家务的身影。牛成双是低保户,他和两个儿子都患有眼疾,几乎双目失明。党团志愿小分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看望他们,给牛成双和他的家人带来了温暖和对生活的希望。春风化雨,育人无声。渐渐的,不少村民都自觉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和党团志愿小分队一起服务乡亲,为家乡作贡献。
漫步在罗阁庄村,忙碌的人们脸上挂着收获的喜悦,连空气中都浸润着丝丝的甘甜。
乡村振兴重在“振心”。几年来,依靠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好政策,罗阁庄人凭着那股拼劲,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拼出了一条村美民富产业旺的乡村振兴之路。

共三张
目录

天津市静海区良王庄乡罗阁庄村的梨熟了
眼下,静海区良王庄乡罗阁庄村的梨果陆续成熟,种植基地又热闹了起来。今年,罗阁庄村的“互联网+”销售模式动力十足,在为全村果农畅通致富渠道的同时,也擦亮了罗阁庄村梨果的“金字招牌”。
在罗阁庄村梨树种植基地,果农们摆起了“销售擂台”,前来采购的车辆络绎不绝,果农们笑语盈盈地推销着自家产品,采摘、售卖、装车的场面好不热闹。今年,罗阁庄梨树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总产量在750万公斤左右,包括10多个品种。现在正是皇冠、红香酥等品种的采摘旺季,预计到9月中旬能吃到玉露香和秋月梨等梨果品种。
“我是山东人,以前同事带过罗阁庄梨,我们尝了都觉得好吃,后来就一直托同事带。今天自己办事路过静海,特意绕路下高速来罗阁庄看看,现摘现吃感觉口感更好更甜了,正好多买点回去给家里人尝尝。”游客程凯说。
随着梨树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罗阁庄的销售模式也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不仅有传统的零售、批发、采摘等形式,新拓展的“线上”售卖方式也十分走俏。“我们现在不仅为静海的顾客进行线上配送,也为市区周边的消费者进行配送。这种模式不仅能让消费者更直观的看到我们的产品,也能保障梨果的新鲜度、成熟度及品质。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更好地宣传高端产品,以此吸引粉丝,打开销路,为群众供应更加丰富、优质的产品。”
梨树种植一直是罗阁庄村的主导产业,2018年,村里申请了 “良王普丰”商标,并成立了梨树种植协会。近年来,他们积极协调天津市果树研究所等部门专家培训授课,第一时间为果农们解决种植管理问题,与此同时,积极对接商超,帮助村民畅通销售渠道,直接打通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渠道,免去中间流通环节。在此基础上,罗阁庄村积极规划第三产业板块,致力于打造集休闲、采摘、旅游于一体的梨果产业基地,真正打响梨果产业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