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阁庄村 天津市静海区良王庄乡罗阁庄村 (内容来源: 中国农村网 ) 播报
罗阁庄村位于天津市静海区良王庄乡东南部, 交通便利通达,徐良路、普罗路交相而通、依村而建,全村总共480户,常住人口1360人,全村耕地面积3491亩,2009年粮食总产量383吨,村集体收入5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102元。村内主要产业是农业和林果种植,素有“梨乡”的称誉,为天津市面积最大的梨树种植区。近年来村内先后成立“天津市宝贵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天津市忠胜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天津市志东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天津市云龙养殖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各项产业健康发展。

2022年11月,罗阁庄村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梨)。

 

  • 村庄名称 罗阁庄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3491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480
  • 常住人口 1360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  
目录
  • 1概况
  • 2产业
  • 3人才
  • 4文化
  • 5生态
  • 6组织
  • 7音视频图
  • 8特色亮点
概况 播报
  • 村庄名称 罗阁庄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3491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480
  • 常住人口 1360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  

展开

产业 播报

梨果产业托起乡村振兴

罗阁庄村梨果种植面积2800多亩,约占可耕地面积的79%。梨果实现亩产2500公斤,总产量达75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主要梨果品种为皇冠梨、雪花梨和“天海”大果型鸭梨、红香酥、玉露香、鸭梨、新梨七号、状元冰糖梨、佛见喜等10余个品种,并注册了“良王普丰”商标, 在天津地区形成了品牌效应。该村土壤属薄碱土,富含果树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硼,所产梨果色泽光亮、皮薄核小、肉质细腻、鲜嫩多汁、酸甜可口,以产量高、品质优、销路好而名闻京津地区。

罗阁庄村借助2021年天津市农民丰收节,大力宣传高品质梨果;提起“罗阁庄梨古法种植和窖藏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引育皇冠、玉露香等10余种优质梨果品种,注册“良王普丰”商标基础上继续引进优质梨果“佛见喜”800余棵,推进“高接换优“工作。

2021年是天津市乡村振兴工作元年,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派出骨干力量到村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村“两委”联合天津市果树产业服务站筹划开展全村果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陆续开展梨树全生育期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提高果品销售竞争力新办村办企业“罗兴”,联农带农带动中小果农提高种植技术、拓展销售渠道,开发梨产品深加工,助力果农共同富裕。目前该村正与相关 单位合作开展今年梨果线上线下销售准备工作,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集体经济, 逐步完善实现共同富裕体系罗阁庄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18元,所在乡镇良王庄乡人均可支配收入27000元。该村主导产业——梨果产业从业农户320余户、全村每户增收1.82

 

人才 播报

小梨果开启网红梦

今年39岁的王红蕊是土生土长的罗阁庄村人,从小就看着父辈们在梨园里忙碌。在她的记忆中,小时候每到梨果集中收获的季节,父亲和其他的叔叔、大爷们一样都是既高兴、又烦闷。果农们都是靠一辆自行车两个大车筐走街串村的吆喝叫卖,辛苦利润也不高,果子还会因不能及时销售而烂掉,最后是赚是亏全是老天爷说了算。

如何让村里的梨果走的更远?王红蕊给出了答案。从前年开始,她初试“互联网+”销售模式,以自家的200多亩梨树为依托,创立了“罗阁庄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采购店”,打出了罗阁庄梨果的招牌,专项销售。在经历了无人问津的焦急等待之后,慢慢地点击量不断增加,去年就通过网络卖出去了几千公斤。这让王红蕊发现了商机,也进一步坚定了她做线上销售的决心。为了拥有更多的粉丝量,她努力学习拍摄视频、图片、直播带货等技能,成效非常明显,受关注度由刚开始的寥寥数人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人。

今年,她进一步迎合消费者口味,主打高端产品,吸引粉丝,加大客流量。现在线上主供秋月梨、玉露香等大众熟知的高端产品,打开销路,再逐步供应更多档次产品,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梨果还没有成熟时,就有不少回头客询问。王红蕊说:“社区配送这方面除了静海区当地的,最主要的是中北镇、海光寺、白堤路和梅江附近,配送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线上配送的优势是在于能够让客户最直观的看到产品,让客户吃到‘树上熟’这种原汁原味的梨。”

初尝网络销售甜头的王红蕊并没有满足,从去年开始,她着手思考怎样把网络销售做大,作出名堂。在她看来,单打独斗不如攥起拳头闯市场。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决定要把更多的果农调动起来,集合各家各户的力量,以规模占领市场。村里有400多户人家种植梨树,梨树多,产量高,货源有保障,销售渠道越多越好。她把自己的网络销售经验分享给大家,在她的带领下,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网上销售队伍,为梨树产业注入了新的力量。今年,网络视频加购物链接等线上销售模式在罗阁庄村火了起来。

文化 播报

罗阁庄村:魅力乡村文化墙,描绘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良王庄乡罗阁庄村结合该村梨果产业实际,积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将乡村文化墙与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了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墙,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廉洁文化,成了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走进罗阁庄村,干净的道路两旁一排排梨果映入眼帘,村里可见一幅幅通过精心打造的以乡村振兴、廉洁文化、特色产业等为主题的文化墙,置身其中,感受到乡村文明发展的浓郁气息。生动形象、色彩亮丽的图案,让原本单调的墙面有了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让文化墙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传播载体。
罗阁庄村是远近闻名的梨果之乡,文化墙突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这些主题鲜明的文化墙,配以活泼的文字,让村民受到文化熏陶和精神洗礼的同时,也让别具特色的文化墙成了政策宣传墙、文明新风角,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养,从而将精神文明内化于心、实践于行。
罗阁庄村作为人居环境示范村,在提升改造的同时,也创作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反腐倡廉、移风易俗”为主线的廉洁文化墙,通过简洁明了的绘画和易于理解的文字释法说理,集文化学习与警示教育于一体,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罗阁庄村把文化墙作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阵地,用文化墙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等时代新要求,传播先进文化,涵养文明乡风,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举措,有力促进了罗阁庄乡村振兴创建工作和全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生态 播报

罗阁村生活环境大变样

进入罗阁村,一条宽阔笔直的水泥路在脚下铺开,两旁种上了国槐、海棠等景观树,延伸数百米。村民的住宅整齐地排列,一些村民的门口种上了石榴、柿子等果树,增添了秋季收获的喜悦和情趣。全村道路清整绿化,墙面也粉刷了,实现全域化清洁。这里的房屋布局,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中间是客厅,两边是卧室。对面还有三间,被用作了卫生间和厨房。夏天为了防止蚊虫,院子上方设置了一层拱形网罩,院子宽敞又规整。
2018年底,村里通上了管道燃气,做饭、取暖、热水器沐浴都方便了。自来水入户,厕所也改造了,用上了抽水马桶。下水道通到家家户户,生活污水排到处理站集中处理。在这个不大的村庄,聚集了4家超市,村民购买粮油蔬菜都很便捷。这得益于道路的硬化,大型运输车辆也能进来。朱万森家门口的道路有4米宽,出入小型轿车很方便。再往外是里巷,有11米宽;村里的主干道有17米宽。村里50岁以下的村民,有条件的都去学了驾照,买上了轿车。
组织 播报

“双组织”吹来文明新风

去年以来,罗阁庄村成立了两个“组织”,分别是“红白理事会”和党团志愿小分队。这两个“组织”在塑造文明和谐村风的过程中发挥了大作用。“在‘红白理事会’的操持下,大操大办的现象没有了,村民们办丧事的平均花销从原来的5万元以上降到了2万元左右,节省了不少开支。“红白理事会”成立之初,村“两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精心制定理事会章程和相关操作细则,并将红白事简办倡议书在“三务”公开栏长期公示,希望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做”的目的。

罗阁庄村村“两委”党员干部牵头成立的党团志愿小分队。在村里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残疾人家里,村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个小分队的队员帮忙打扫、分担家务的身影。牛成双是低保户,他和两个儿子都患有眼疾,几乎双目失明。党团志愿小分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看望他们,给牛成双和他的家人带来了温暖和对生活的希望。春风化雨,育人无声。渐渐的,不少村民都自觉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和党团志愿小分队一起服务乡亲,为家乡作贡献。

漫步在罗阁庄村,忙碌的人们脸上挂着收获的喜悦,连空气中都浸润着丝丝的甘甜。

乡村振兴重在“振心”。几年来,依靠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好政策,罗阁庄人凭着那股拼劲,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拼出了一条村美民富产业旺的乡村振兴之路。

音视频图 播报

共三张

目录

特色亮点 播报

天津市静海区良王庄乡罗阁庄村的梨熟了

眼下,静海区良王庄乡罗阁庄村的梨果陆续成熟,种植基地又热闹了起来。今年,罗阁庄村的“互联网+”销售模式动力十足,在为全村果农畅通致富渠道的同时,也擦亮了罗阁庄村梨果的“金字招牌”。

在罗阁庄村梨树种植基地,果农们摆起了“销售擂台”,前来采购的车辆络绎不绝,果农们笑语盈盈地推销着自家产品,采摘、售卖、装车的场面好不热闹。今年,罗阁庄梨树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总产量在750万公斤左右,包括10多个品种。现在正是皇冠、红香酥等品种的采摘旺季,预计到9月中旬能吃到玉露香和秋月梨等梨果品种。

“我是山东人,以前同事带过罗阁庄梨,我们尝了都觉得好吃,后来就一直托同事带。今天自己办事路过静海,特意绕路下高速来罗阁庄看看,现摘现吃感觉口感更好更甜了,正好多买点回去给家里人尝尝。”游客程凯说。

随着梨树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罗阁庄的销售模式也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不仅有传统的零售、批发、采摘等形式,新拓展的“线上”售卖方式也十分走俏。“我们现在不仅为静海的顾客进行线上配送,也为市区周边的消费者进行配送。这种模式不仅能让消费者更直观的看到我们的产品,也能保障梨果的新鲜度、成熟度及品质。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更好地宣传高端产品,以此吸引粉丝,打开销路,为群众供应更加丰富、优质的产品。”

梨树种植一直是罗阁庄村的主导产业,2018年,村里申请了 “良王普丰”商标,并成立了梨树种植协会。近年来,他们积极协调天津市果树研究所等部门专家培训授课,第一时间为果农们解决种植管理问题,与此同时,积极对接商超,帮助村民畅通销售渠道,直接打通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渠道,免去中间流通环节。在此基础上,罗阁庄村积极规划第三产业板块,致力于打造集休闲、采摘、旅游于一体的梨果产业基地,真正打响梨果产业的“金字招牌”。

大家还在搜

同名村庄

访问统计

浏览次数:9786206次

编辑次数:45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百科编辑部(20220812)

中国农村杂志社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运营中心:中农百科(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农村杂志社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运营中心:中农百科(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