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区桑梓镇位于天津市蓟州区西南部,隔洵 河与河北省三河市接壤,为典型的农业平原乡镇。镇域面积68.76平方千米,下辖4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3万户,4.04万人,耕地面积7.06万亩, 基本农田44528.06亩,粮食功能区30079.96亩。
- 村庄名称 桑梓镇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1.3万
- 常住人口 4.04万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平原
-  
- 目录
-
- 1概况
- 2产业
- 3人才
- 4文化
- 5生态
- 6组织
- 7音视频图
- 8特色亮点

- 村庄名称 桑梓镇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1.3万
- 常住人口 4.04万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平原
-  
展开

桑梓镇三绝之一:西瓜
很久以前,桑梓就因西瓜、萝卜、豆片三种独具风味的土特产而远近闻名,被当地人称为“三绝”, 尤其是西瓜更是特色鲜明、名声远扬,几百年前就长期作为特色贡品给皇帝上贡,目前西瓜种植仍然是桑梓地区农业经济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据《蓟县志》记载,早在明代嘉靖年间,桑梓地区就已经开始种植西瓜、甜瓜、梢瓜等作物,距今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到了清代及民国时期广为种植,种植品种也更加丰富,种植经验更加成熟。
2015年2月10日,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2020年7月31日,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三委局共同认定为“天津市农产品特色优势区”。2020年9月21日,被天津市农委评为“津农精品”。2021年,桑梓镇继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北京)、天津农科院、天津农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衔接,加强新品种推广工作,已引进王子、金针一号、蜜糯一号等新品种20余种。在2021年5月27日第三十三届全国西甜瓜擂台赛上荣获“新品种奖”。
近几年,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引导扶持下, 桑梓西瓜农户参与率不断提高。按照“抓龙头、扩市场、壮基地”的总体思路,以规模大、起点高、 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或其他生产经营主体为龙头,规范各类主体生产经营行为,升级改造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生产设备等, 提升基地生产能力,鼓励营销型企业与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直接对接,引导西瓜生产土地和设施有偿流转,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西瓜产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年销售额达到1.9亿元以上, 带动农户4300户、11900人以上,占全镇总户数 33.1%,人均收入年增幅10%以上。2021年,桑梓 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3元,较蓟州区农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高0.45%。

尹明礼:桑梓西瓜产业化推手

蓟州区政府、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桑田梓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我市首个乡村振兴学院,以“桑田梓地”为培训实习基地,大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这样评价尹明礼,有知识有理想爱农业,培训不局限于课堂,有时在田间地头,有时在温室大棚,是称职的好老师。

桑梓镇红旗庄村史馆
天津市蓟州区桑梓镇党委结合村庄历史,在红旗庄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内改建了村史馆。村史馆占地面积85平方米,由村两委办公用房改建而成,既保留原有风格,又体现展馆特色。
村史馆突出“存史、资政、教化”作用,主要分为村情展和物品展两部分。村情展从红旗庄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先进典型、村容村貌、民俗风情、文化生活等方面展示了村庄几百年的历史缩影。物品展主要有红色收藏、农耕器具、百姓生活用品100余件,是红旗庄村群众在饮食、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传统习俗和社会变迁史的真实缩影,展示的每一个老物件,都是村民捐赠或者寄存收集。
村史馆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美好回忆,让大家感受到农村的发展成就,感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着人们把古朴的村风、淳朴的民风、良好的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潜移默化地激发着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振兴致富的激情,更要成为基层党员干部、普通群众、青年学生溯源历史、增强党性、传承文明、汇聚动力的党课阵地。


桑梓镇发起脱贫攻坚总攻战
蓟州区桑梓镇始终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创新“党建+”引领发展新模式,着力在组织力、执行力、保障力、内生力上下功夫,通过成立帮扶工作专班、优化带头人队伍、强化后备力量培养、加强培训和管好用好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困难村驻村工作组及党务工作者等措施,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果发起最后冲刺。
桑梓镇凝聚攻坚“组织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强基固本、补链拓面,确保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一线直接发力,将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真正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形成“党建一根主线穿,各项工作放异彩”的良好局面。目前,已完成全镇44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十个有”党组织达标创建自查工作。
桑梓镇着力建设一支能吃苦、善作为的脱贫攻坚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领群众积极投身到村庄建设中,共同扮靓美丽家园,提升攻坚“执行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证。
截至目前,全镇共计清理垃圾1012吨;黑臭水体及坑塘清整145个;拆除旱厕138个,拆除私搭乱建45处;户厕厕室改造完成261户,厕具改造完成342户;实现街道亮化提升35600米;评选镇级“清洁我家”星级户312户,示范亮点村完成“美丽庭院”创建112户,完成全村总户数的50%。
桑梓镇围绕产业发展目标,按照“区域统筹、镇村联动、一村一策”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补短板力度,完善各项农业基础设施,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大科学技术培训力度,提升脱贫“造血”功能,切实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保障力”,真正实现“强农富农”。截至目前,桑梓镇泃河湾精品西瓜产业园40座日光温室大棚,55座钢架塑料大棚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引进优质西瓜种子、种苗及技术。开展小麦增产、红薯栽培等农业技术培训3场,提供现场技术指导32次。
桑梓镇通过宣传教育和文化阵地建设等措施激发贫困户的脱贫动能,引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树立自强诚信意识,增强内生动力,在全镇形成了“自强不息、诚实守信,人人心存感恩、个个遵守公德、户户增收致富、家家和睦相处、村村倡导文明、处处体现和谐”凝心聚力脱贫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截至目前,桑梓镇17个结对帮扶困难村均已申报区级文明村,着力营造“乡风民风美起来”的浓厚氛围,做到村村都有宣传栏,村规民约全部上墙。共计制作灯杆道旗350面,粉刷街景立面22625平方米,设立镇精神堡垒标识1个,村级标识17个,预计5月下旬全部完成。

共三张
目录

桑梓镇土特产三绝


桑梓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