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寨镇,隶属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处,南临大名、西接广平,距309国道1.5公里,距215省道3公里。全镇28个村,7900户,30346人,耕地49264亩。房寨历史悠久、红色文化灿烂,曾是宋辽交战古战场,是红色革命老区,馆陶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诞生于此,走出了共和国两位部长煤炭部部长肖寒、石油部部长宋振明。宋任穷、陈庚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战斗过。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房寨镇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晚秋黄梨)。
- 村庄名称 房寨镇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309国道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49264亩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7900户
- 常住人口 30346人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汉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  
- 目录
-
- 1概况
- 2产业
- 3人才
- 4文化
- 5生态
- 6组织
- 7音视频图
- 8特色亮点
概况
播报

村庄起源
之所以称为“房寨”,极有可能来自于“苏康垒”的外形。两汉、两晋以及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聚集地往往都建有“坞堡”,以抵御敌人以及野兽,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即便是苏康建设堡垒初期外形上并不像“坞堡”,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人也极有可能改建成“坞堡”的模样。“坞堡”建筑有楼阁房屋,坞堡是官方称呼,在民间对它称呼很可能是“有房子的城寨”,后被简化为“房寨”,一直使用到了今天。
- 村庄名称 房寨镇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309国道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49264亩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7900户
- 常住人口 30346人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汉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  
展开
产业
播报

晚秋黄梨产业
睌秋黄梨优势产业蓬勃发展。2001年北拐渠西村开始号1种晚秋黃梨,该晶种具有果个大、品质好、耐储藏、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盛果期亩产超万斤、单果重500—800克、贮藏期长达6—8个月。历经16年发展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已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桂产业,2016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全县第六大富民产业。目前,我镇晚秋黄梨种植规模达到8000余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晚秋黄梨种植基地。
区位优势促进产业发展。以服务拖拉机产业园为重点,创建优良服务环境,把北拐渠西村北、黄梨大道以东打造成一流园区承接服务区。同时,做好项目征地工作,最大限度保证拖拉机产业园用地需求。充分利用拖拉机产业园的区位优势,依靠社会各界的牵线搭桥,多渠道、多形式获取招商信息,重点引进农机具、坐垫等与拖拉机产业相关配套产业。

房寨镇
人才
播报

文化
播报

文化
文体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房寨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820人,专任教师38人;小学6所,在校生3600人,专任教师1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100人,专任教师12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房寨镇教育经费达0.3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0.2亿元。
生态
播报

组织
播报

房寨镇党组织

音视频图
播报

共三张
目录
特色亮点
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