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木营村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刘街乡彩木营村 (内容来源: 中国农村网 ) 播报

永清县刘街乡彩木营村地处永清县最南部,位于刘街乡人民政府驻地南3公里处,紧邻国道112 线。永清县彩木营村属永定河流域,土地平坦,土质为粘质土壤,水质好,地下水资源丰富,极适合西红柿生长。彩木营村共有548户,2056人,有耕地面积4700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

  • 村庄名称 永清县刘街乡彩木营村地处永清县最南部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国道112 线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4700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548
  • 常住人口 2056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  
目录
  • 1概况
  • 2产业
  • 3人才
  • 4文化
  • 5生态
  • 6组织
  • 7音视频图
  • 8特色亮点
概况 播报
  • 村庄名称 永清县刘街乡彩木营村地处永清县最南部
  • 行政村名称
  • 建村年代
  • 所属省份
  • 所属城市
  • 所属地区
  • 所属乡镇名称
  • 距乡镇政府(千米)
  • 距县政府驻地(千米)
  • 临近高速路
  • 临近国道 国道112 线
  • 临近省道
  • 村域面积
  • 耕地面积 4700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 年无霜期
  • 总户数 548
  • 常住人口 2056
  • 户籍人口
  • 主体民族
  • 所获荣誉
  • 村庄类型
  •  

展开

产业 播报

彩木营村西红柿

彩木营村西红柿种植历史悠久,从上世纪70 年代就有种植西红柿的习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经过几番学习、考察、论证后,彩木营村种植的西红柿色泽红润、由内而外的成熟,果肉实而不空,原味而爽口,甜度比一般品种西红柿要咼出15%-20%的糖份,绿色无污染,水分不流失,不仅能当水果吃,而且在京津冀有着良好的口碑。2021年彩木营村西红柿种植面积2800亩,平均亩产量0.85万斤,总产量238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1900万元, 亩均纯收入4.25万元。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生态旅游方式,采摘游逐渐在城市中兴起。感受田园自然风光、体验亲手采摘乐趣、品尝新鲜时令鲜果,人们乐此不疲。彩木营每年的西红柿丰收季已延伸到农耕体验、科普 教育、亲子休闲、大棚采摘、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不仅带动了彩木营西红柿的采摘及乡村休闲,同时, 各个棚户借势发展,推出自己的优质西红柿。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彩木营村大部分棚户都能实现线上线下、立体营销,除了在采摘园现场釆摘及购买外,设立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实现有机西红柿“送到家”服务。

自2019年以来,联农带农机制主要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公司和合作社统一对外,签订生产订单,确定利益分配方式, 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为柿民获得更髙的经济效益。 彩木营村以村社融合,成功走出一条以“彩木营” 西红柿生产为主导产业,集生产、贮藏、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创新模式。通过多种模式,多种合作方式的联合,直接带动农户数量达到300多户,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多家,间接带动农户100多户,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到33000元,实现户均年增收7000余元。

人才 播报

“聚育用”乡土人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近年来,永清县把壮大乡土人才队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推出更实举措,突出做好“聚才”“育才”“用才”三方面工作,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突出党建引领,筑牢“聚才”高地。“一把手”亲自抓,实施“永清英才”集聚工程,各级党组织书记定期开展走访慰问,落实落细各项待遇保障,让乡土人才留得安心、干得舒心。“一盘棋”汇资源,在培育壮大橄榄核雕、花卉销售、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中,推行“党建引领+乡土人才+乡村振兴”模式,实施“三年千人引培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培养乡土人才600余名。“领头雁”作表率,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严选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农村“领头雁”效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乡情为纽带,采取登门拜访、联谊座谈、政策宣讲、畅通联系等方式,吸引退役军人、返乡能人、致富能手、毕业大学生等各类人才回乡干事创业,并把有潜力的年轻人才吸纳到党员队伍。

突出管培并重,夯实“育才”基础。县委组织部牵头,精准做好乡土人才分类统计,建立人才信息库,加强动态管理,按照不同行业领域、不同专业特长培养选拔农村实用型人才,目前入库乡土人才已达432人。提升素质补短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扎实开展种植、养殖、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技能专项培训。2021年以来,累计培训各类乡土人才1800余人次。“田间课堂”传技艺,以绿色高端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工艺核雕等特色产业需求为目标,打造特色乡土人才培育基地,通过在培育基地办班授课、专家技术辅导、创办“田间大学”等方式,组织开展学习培训交流活动。截至目前,已创建恒都美业、新苑阳光、兴晟农业等6家乡土人才培育基地,年培训乡土人才4000余人次。

突出产才融合,畅通“用才”渠道。“专家+产业”助力技术革新,积极推进乡土技术能人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天津市农科院、廊坊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精准对接、开展合作,仅2021年就引进新技术8项,新、特、优品种30多个,推广种植18万亩以上,提升了永清农业品质和效益。“能人+合作社”拓展经营模式,引导经营能人、生产能手、种植大户携手村民共同创业、共同致富。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社7家、省级示范社20家、市级示范社42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家。“名师+基地”推动非遗发展,大力实施“传帮带”工程。永清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人,通过名师带徒、产教联盟等形式,每年培养核雕、秸秆扎刻等掌握传统技艺的乡土人才700余人,以人才聚集效应推动传统技艺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文化 播报

彩木营农民举办首届西红柿文化节

2021年4月17日至18日,春暖花开,风和日丽,河北永清县刘街乡彩木营村举办首届西红柿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京津冀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和采摘。

本次西红柿文化旅游节活动通过观、品、逛、赏等形式,让游客在充分体验冀中平原的乡土风情的同时,还能惬意地欣赏各种精彩的民俗表演,既能品尝风味上乘的水果西红柿,还能带领孩子走进大棚亲身体验采摘。在18日举行的开幕式上,现场评选出了西红柿种植能手和西红柿大王,并进行了颁奖。


永清县领导为评选出的西红柿王一等奖颁奖。


为评选出的西红柿王二等奖颁奖。

“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彩木营首届西红柿文化旅游节的开幕!” 彩木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刚在开幕式上致辞说,本次彩木营西红柿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为新型农业产业发展链上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消费体系之间提供了信息交流、思想碰撞以及更多的合作机会,通过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旅游盛宴,打造彩木营现代农业的 “新平台、新名片”。

据介绍,彩木营村位于永清县最南部,全村共有548户,2256人。近年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努力改变村容村貌,老百姓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该村主要产业是蔬菜大棚,专业种植普罗旺斯西红柿。该村西红柿种植历史悠久,从上世纪70年代就有种植西红柿的传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种植的西红柿不仅能当水果吃,而且在京津冀有良好的口碑。村里成立了采木盈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服务种植户,与京津大城市的商超对接,实现订单销售,并与京东、顺丰快递等长期合作,销往全国各地。

生态 播报
组织 播报
音视频图 播报

共三张

目录

特色亮点 播报

登上央视的永清“红果果” 来自这个村!

近日,央视频道以《河北永清:“红果果”鼓起钱袋子》为题报道了永清县彩木营村!

永清县是国家级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北京市民每天吃的蔬菜中,有70%都来自这里。这里的田野上温室连绵,即使到了隆冬,白雪皑皑覆盖下的温室中,依然是五彩缤纷,果实累累。

彩木营村又是这个蔬果之乡中的佼佼者。2007年版的《永清县志》中,有这样的描述:“刘街乡无公害蔬菜种植业初具规模。彩木营村棚菜基地自1995年种植温室棚菜,到2007年全村共有温室大棚560个,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

村品百科

大家还在搜

同名村庄

访问统计

浏览次数:9786206次

编辑次数:45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百科编辑部(20220812)

中国农村杂志社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运营中心:中农百科(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农村杂志社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运营中心:中农百科(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